一次,一位老师问几个孩子:“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蝴蝶?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,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呢?”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不知道。”他又问:“那么,你想知道吗?”孩子们懒洋洋地回答:“不想。”
我们应该反思,为什么孩子现在对很多事情没有好奇心,缺少兴趣,更没有探索精神呢?好奇心是人类创新和进步的原始动力。父母应该从小重视发现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,培养孩子的兴趣。
孩 子 兴 趣 发 展 的 特 点
要让孩子适应环境,对生活充满热情,就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。丰富的兴趣,能丰富知识,开阔眼界,开发智力;积极的兴趣,使人精神充实,充满欢乐;长期稳定的兴趣,能促使人乐于探索、勇于探索、深入思维而后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。
兴趣对于孩子的学习尤为重要。孩子的理想、信念尚未形成,所以学习动力,多依靠于兴趣。这里主要是直接兴趣,即是由具体、形象的事物本身所引起的,如看电影打游戏后,孩子多会学习英雄行为,也会模仿反面人物言行。那么,孩子的兴趣发展主要具有哪些特点呢?
1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
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,他们对于许多事物感到新鲜、有趣,从而愿意接触、了解、认识、感受它们。但是,小孩子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:低年级或幼儿,由于知识的贫乏,活动的目的性差,因而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的形象的吸引诱惑,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。比如,他们的学习兴趣,并不完全是由于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及结果的认识而产生的,而是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。
例如,教学当中的游戏,教师或父母讲的动人的故事、和蔼可亲的态度等等等都能引起孩子的兴趣。可是到了中高年级,孩子的认知水平提高了,对活动的目的性不但有所认识,还能够主动去关心。
这时,他们对于事物的兴趣就不完全是由于事物本身的新异、动人所引起的,而是由于他们自己的某些目的、需要所激起的。这时候,间接兴趣就得到了发展。例如,孩子对于某门功课或某项活动不感兴趣,但是能在教师或父母的帮助下认识到其意义,从而积极参与,并取得成效。
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,但缺乏中心兴趣
孩子入学后受教育教学的影响,学习活动的兴趣范围逐步扩大,如从课内的学习兴趣扩大到课外的学习兴趣,从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扩大到阅读文艺作品的兴趣,从对玩小玩具的兴趣扩大到对科技活动的兴趣等。孩子的兴趣范围广度将会逐步扩大,但还未形成中心兴趣。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中心兴趣,指导孩子围绕中心兴趣去扩大兴趣范围,增长知识,开阔眼界。
什么是中心兴趣呢?这里有两个条件,一个是浓厚,二是稳定。
比如:孩子对游泳非常感兴趣(浓厚),并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每天或者是每周坚持游泳的习惯(稳定),那么游泳就是孩子的中心兴趣。中心兴趣就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活动。其他孩子感兴趣但是没有那么浓厚且稳定的事情或活动,比如画画、舞蹈、打球等,就是广阔兴趣。
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
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兴趣尚且不够稳定,既可以很快地产生,也可以很快地消失。比如,孩子可能一会儿喜欢写字,一会儿又喜欢画画;一会儿喜欢阅读,一会儿又喜欢计算……但是到了中高年级,孩子的兴趣会越来越趋于稳定,保持的时间也会相对长久。
如 何 培 养 孩 子 的 兴 趣?
孩子的兴趣不是天生的,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,家长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。
1发展积极兴趣
发展积极兴趣,对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十分重要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:“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,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。”无论对谁采取什么方法,如果缺少兴趣,活动都将不仅难以持续,而且还会有损身心健康。父母可以通过实践活动,帮助孩子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激发出他的积极兴趣。
2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
利用直接兴趣来培养间接兴趣,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方式。比如孩子喜欢“坦克”,要父母买一辆开着送他去上学,父母就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,诱发孩子去学习研究有关坦克方面的知识,如街上为什么没有人开坦克呢?孩子可能就会查到说:因为坦克太重了,会把路压坏;而且坦克的履带也会把地弄坏。这时父母可以再让孩子去查一查,有没有可能存在有轮子的坦克?
于是孩子真的就会查到不仅有带轮子的坦克,还有二手坦克,价格也不是很贵。同时孩子会发现,大家不开坦克主要原因是耗油。坦克的耗油量是一般汽车的18倍,是混合动力车的40倍。你看,只要父母足够开放、足够智慧,就可从很好的利用其直接兴趣培养孩子对相关知识的兴趣,从而引导他们广博的兴趣。
3培养丰富兴趣帮助知识迁移
培养丰富兴趣,让孩子掌握多方面的知识,能有效地发展智力。孩子兴趣的持久,是掌握知识、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。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兴趣,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,进而形成迁移,即用已获得的知识、技能,助力自己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和解决新的问题。